> 文章列表 > “独坐拥寒玉”的出处是哪里

“独坐拥寒玉”的出处是哪里

“独坐拥寒玉”的出处是哪里

“独坐拥寒玉”出自宋代文同的《兴元府园亭杂咏·照筠坛》。

“独坐拥寒玉”全诗

《兴元府园亭杂咏·照筠坛》

宋代 文同

积土削为坛,险然在深竹。

中惟一诗石,独坐拥寒玉。

勿谓人少知,此境不容俗。

《兴元府园亭杂咏·照筠坛》文同 翻译、赏析和诗意

《兴元府园亭杂咏·照筠坛》是一首宋代文同所作的诗词。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、诗意和赏析:

积土削为坛,

险然在深竹。

中惟一诗石,

独坐拥寒玉。

勿谓人少知,

此境不容俗。

中文译文:

将土堆积成坛,

坛立在险峻的竹林中。

其中有一块珍贵的石头,

我独自坐在那里,抱着冰冷的玉。

不要说人们不太了解,

这个景色不容许世俗的侵扰。

诗意和赏析:

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园亭中的景致。诗人将土堆积成一座高坛,坛立在深竹之间,形成险峻的景象。在坛上,有一块独特的诗石,象征着诗人的才华和独特性。诗人独自坐在这里,拥抱着冰冷的玉,表达出自己内心的寂寞和高尚。

诗人通过描述这个景致,表达了对纯粹和独特之美的追求。他提醒人们不要妄加评论,因为只有少数人能够真正理解和欣赏这种独特之美。这个景色不受世俗的干扰,保持着纯净和高贵的特质。

整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,将景物和情感融合在一起。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对内心情感的抒发,诗人呈现出一种超越尘世的境界,强调了诗人与众不同的思想和独立的品格。这首诗词展示了宋代文人的清高情怀和对诗意的追求,同时也反映了他们对自然和人文之美的赞美和敬仰。